認識微生物再上新臺階
上傳日期:2014-08-06 16:25:31 瀏覽次數:6868 次
細菌和真菌這類微生物,可以通過基因突變來抵擋抗菌素或抗真菌劑等藥物的“攻擊”,這些永久的突變一度被認為是耐藥菌株發(fā)展進化的唯一途徑?,F在,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認為,微生物可以通過對藥物靶點進行“暫時靜默”來獲得抗藥功能給其帶來的好處,這種行為被稱為“表現突變”。這一成果刊登在《自然》雜志上。
近日,科學家在一種“卷枝毛霉菌”中發(fā)現了這種新機制,但其他霉菌以及細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都可能使用這種機制來抵抗多種藥物的治療。
杜克大學醫(yī)學院分子遺傳學和微生物學部主任約瑟夫·海曼博士說:“這種機制賦予微生物更大的靈活性。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下的突變像一個傳統(tǒng)的婚姻,具有長期約束力。這些‘表現突變’是可逆的,更像是未婚同居那樣,如果條件發(fā)生變化,它更容易回到原來的路上?!?BR> 事實上,“表現突變”是如此的短暫,以至于研究者幾乎忽略了它們的存在。研究生塞西莉亞·沃爾來自海特曼和瑪利亞·卡迪納斯實驗室,她一直在尋找一種突變,這種突變使被人類感染的卷枝毛霉菌病原體能對抗菌藥FK506(被稱為“他克莫司”)產生抗藥性。這種病原體導致少量但致命的真菌性毛霉菌病,這種新型傳染性疾病主要攻擊免疫系統(tǒng)虛弱的人。
按照典型的藥物耐藥性實驗程序,沃爾首先在含有抗真菌藥物的培養(yǎng)皿中培養(yǎng)病原體。她發(fā)現,經過藥物治療后,生存下來的少量病原體看上去有點奇怪,它們越變越小直至逐漸停止繁殖。沃爾分離這些病原體菌株,并對以抗菌藥FK506為突變目標的KBP12基因進行測序,以期尋找可能被賦予抗藥性的基因突變現象。然而,她在大約三分之一的分離菌株中沒有發(fā)現任何突變,更重要的是,沃爾發(fā)現拿走藥物后,很多突變物種逐漸“消失”,看起來不像是突變了的物種,而更像病原體原菌。
“這是一個在實驗時發(fā)現后直接放棄探索的典型情況?!睂嶒炇也┦亢蟆⒄撐牡谝蛔髡呶鳡柧S婭·卡洛說,“你在一個基因中尋找基因突變,當你沒有發(fā)現你要找的結果,你會決定不再管它,轉而關注其他方面。但是,我們想要知道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?!?BR> 研究人員開始懷疑,是否存在一種被稱為“RNA介入”的現象,亦或是RNAi(RNA干擾)的存在,導致了耐藥性的不穩(wěn)定。RNAi能使用“RNA位元”讓特定的基因靜默。
所以卡洛在耐藥性分離菌株中尋找小分子RNA的存在。她在含有FKBP12基因的突變菌株中沒有找到小分子RNA,卻在那些缺乏基因突變的菌株中發(fā)現了小分子RNA的蹤影。重要的是,卡洛發(fā)現,這些小分子RNA只靜默了FKBP12基因,基因組中的其他基因位點并沒有被靜默。
結果表明,卷枝毛霉菌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產生耐藥性,一種是穩(wěn)定地通過永久突變達到目的,另一種是暫時地通過可逆突變達到目的。
研究人員認為,這些“表現突變”可以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出現,以使微生物適應不利的環(huán)境,然后當條件改善時再重新適應。雖然他們只在兩個卷枝毛霉菌菌種中發(fā)現了這種“表現突變”,但另一些對探索黑曲霉和脈孢酶等微生物的類似不穩(wěn)定行為感興趣的研究人員,已經迎頭趕上。
海特曼說:“如同‘內含子’或‘微小RNA’等分子現象一樣,在被發(fā)現時,都只是一個例子。我們想這個發(fā)現可能非??炀蜁蛔C明是廣泛存在的了?!保▉碓矗嚎萍既請螅?BR>
近日,科學家在一種“卷枝毛霉菌”中發(fā)現了這種新機制,但其他霉菌以及細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都可能使用這種機制來抵抗多種藥物的治療。
杜克大學醫(yī)學院分子遺傳學和微生物學部主任約瑟夫·海曼博士說:“這種機制賦予微生物更大的靈活性。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定律下的突變像一個傳統(tǒng)的婚姻,具有長期約束力。這些‘表現突變’是可逆的,更像是未婚同居那樣,如果條件發(fā)生變化,它更容易回到原來的路上?!?BR> 事實上,“表現突變”是如此的短暫,以至于研究者幾乎忽略了它們的存在。研究生塞西莉亞·沃爾來自海特曼和瑪利亞·卡迪納斯實驗室,她一直在尋找一種突變,這種突變使被人類感染的卷枝毛霉菌病原體能對抗菌藥FK506(被稱為“他克莫司”)產生抗藥性。這種病原體導致少量但致命的真菌性毛霉菌病,這種新型傳染性疾病主要攻擊免疫系統(tǒng)虛弱的人。
按照典型的藥物耐藥性實驗程序,沃爾首先在含有抗真菌藥物的培養(yǎng)皿中培養(yǎng)病原體。她發(fā)現,經過藥物治療后,生存下來的少量病原體看上去有點奇怪,它們越變越小直至逐漸停止繁殖。沃爾分離這些病原體菌株,并對以抗菌藥FK506為突變目標的KBP12基因進行測序,以期尋找可能被賦予抗藥性的基因突變現象。然而,她在大約三分之一的分離菌株中沒有發(fā)現任何突變,更重要的是,沃爾發(fā)現拿走藥物后,很多突變物種逐漸“消失”,看起來不像是突變了的物種,而更像病原體原菌。
“這是一個在實驗時發(fā)現后直接放棄探索的典型情況?!睂嶒炇也┦亢蟆⒄撐牡谝蛔髡呶鳡柧S婭·卡洛說,“你在一個基因中尋找基因突變,當你沒有發(fā)現你要找的結果,你會決定不再管它,轉而關注其他方面。但是,我們想要知道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?!?BR> 研究人員開始懷疑,是否存在一種被稱為“RNA介入”的現象,亦或是RNAi(RNA干擾)的存在,導致了耐藥性的不穩(wěn)定。RNAi能使用“RNA位元”讓特定的基因靜默。
所以卡洛在耐藥性分離菌株中尋找小分子RNA的存在。她在含有FKBP12基因的突變菌株中沒有找到小分子RNA,卻在那些缺乏基因突變的菌株中發(fā)現了小分子RNA的蹤影。重要的是,卡洛發(fā)現,這些小分子RNA只靜默了FKBP12基因,基因組中的其他基因位點并沒有被靜默。
結果表明,卷枝毛霉菌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產生耐藥性,一種是穩(wěn)定地通過永久突變達到目的,另一種是暫時地通過可逆突變達到目的。
研究人員認為,這些“表現突變”可以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出現,以使微生物適應不利的環(huán)境,然后當條件改善時再重新適應。雖然他們只在兩個卷枝毛霉菌菌種中發(fā)現了這種“表現突變”,但另一些對探索黑曲霉和脈孢酶等微生物的類似不穩(wěn)定行為感興趣的研究人員,已經迎頭趕上。
海特曼說:“如同‘內含子’或‘微小RNA’等分子現象一樣,在被發(fā)現時,都只是一個例子。我們想這個發(fā)現可能非??炀蜁蛔C明是廣泛存在的了?!保▉碓矗嚎萍既請螅?BR>